招生就业

就业指导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-> 招生就业 -> 就业指导 -> 正文

“起步”需要脚踏实力慢慢来

作者: 发布日期:2018-03-14

积极的人总会比别人获得更多的机会,当然,也可能会犯更多的错。最大的问题可能出在只朝着一个方向使劲,因为努力和能力强调迷信“人定胜天”,忘记了红花也需要绿叶扶,忘记了维护好整体生态的平衡。年轻人血气方刚,哪里肯忍一时之气。这个时候,你的志向和格局,就会受到考验。有大格局者,不在乎一时一次的得失。有长远追求者,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,舍就是得。

——选自王鼎钧的《作家必须有酬世之量,传世之志》

每一届大学毕业生,都是怀揣梦想,朝气蓬勃的走向职场。在最初始的三年内,大多数人都会灰头土脸一下,发现公司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好,就算是世界500强公司也一样,有诸多不如意的地方。

到了这个时候, 不少人就放弃很多东西,随波逐流,最后成为公司的“老油条”。他们过得不错,在公司体制内游刃有余,但是出了公司就不好生存了,只能在类似的公司跳来跳去;有一部分人,为了赢得晋升专门动心计,依靠“小智慧”赢得上风。对于这些人很容易相信权力和信任是靠心计得来的,但这只是短暂的辉煌而已;更多时候,我欣赏那些知道自己轻重,愿意踏实努力的孩子们,在实践中变得思维活跃,有主见。

如何做到后边这类人呢?我有三条建议。

大建议只鼓励 小建议大奖励

听说过一个故事:上个世纪90年代初,他从中山大学毕业,来到某晚报当实习记者。当时一起有十来位实习生,有一多半来自内地大学,少数来自中山大学。这十来位同学中,喜欢发表宏大言论,这也看不惯那也瞧不上,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,以内地同学居多。中大的同学比较谨慎(或与广州较浓厚的商业氛围有关,商业总是需要务实的,也需要开放的心态),愿意先观察,先服务,实习期间很少发表看法。最后,筛选掉的,主要是内地来的同学,晚报给的评语大都是:眼高手低。

正如华为经常告诫实习生和新员工的话:大建议,只鼓励;小建议,大奖励。

华为内部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:曾经有一个新员工,到华为公司后,面对公司的经营策略问题,写了一封“万言书”给任正非。任正非的批复是:此人如果有精神病,建议送医院治疗,如果没病,建议辞退。

任正非在《华为的冬天》一文中对“大建议只鼓励,小建议大奖励”,给出了明确解释——“大的经营决策要有阶段的稳定性,一个有效的流程应长期稳定运行,不能因有一点问题就常去改动它,改动的成本会抵消改进的效益?,应在小改进的基础上,不断归纳,综合分析??”。

这个提法应该是受到了业界的普遍认同,目前几乎所有公司都支持员工在本职工作层面进行创新,而不提倡普通员工就公司战略方向提出评论或建议。员工对企业大的运营方向有想法可以,但需要等自己升迁到了相应的位置再发表自己的想法。把握好最大的成本优势:时间年轻人最大的财富和可能性,来自于时间。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去犯错误,走弯路,探索生命的可能性。因此,我们需要好好珍惜时间,提升时间的利用效率。

时间管理的目的,不是用来管理你的时间,不是把时间做分割,什么时候做什么事?而是,“如何有效的利用时间,用最有效的方法来达成我们的目标或使命”。

用一个故事来解释时间管理: 拿一个开口瓶,首先,放下许多的大块石头,把它装满,问同学们说,满了没?他们会说:满了;再拿了一些小石头往里头塞,摇一摇,就融入了,问他们说,__满了没?同学们这次心有所悟,会说,还没;然后,塞进许多的沙子,最后,倒进水直到全满。

时间管理也是一样,先做大事,然后,还有许多零碎时间,可以灵活应用,处理紧急的事或随时给人一臂之力。但是如果颠倒次序,或者没有规划,则达不到这效果;比如说,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一些小事上,那就没太多时间处理大事或重要的事了,或者当我们想做大事时,已没有体力或精力了,虽有心,但没果效。我们会觉得一直很忙,但没进展,心理不是很有成就感,不开心,甚至于感觉很烦很闷,有压力。

在刚入职场,我们可能对事情的分类缺少判断。什么是大事,小事?缺少一个自己定义的标准,也不知道哪些事情用时比较多,哪些事情比较重要。我这里提供一个参考,供大家借鉴。

和自己相关,对自己重要的事就是大事,那怎么决定呢?这要由自己的使命感,价值观,远景,兴趣和热情谈起。什么是使命感? 就是对一“高层次”的事有感觉,有感动,有热情,愿为它奉献上自己的精神及生命,不计报酬,成为你生命的目标,它是生命最高意义的追寻和满足,它可能是“为贫穷的人服务”,“参与开发大西北”,“建立中国的计算机行业”,“让中国人站起来”??等等。

它也可能是因外在环境机会或需要,对自己有感动,而愿参与付出,让这社会因你的付出参与而更美丽,这是“远景“。但这会和你的兴趣及价值观捆绑在一起;要问什么是”有价值”的事?什么该做?什么不该做?什么是你有趣而想做的事?你如何在“金钱”,“家庭”,“权力”,“名位”,“客户价值”,"环保","社会责任"??等等做一个评估,选择优先次序及重要性?如此,你才能够决定什么对你是大事。

与自己使命感,价值观,愿景冲突的事都不再是重要的事了。没有对或错,是一种个人的选择。这是每一个人的心理罗盘,指南针,心中有罗盘的人不会后悔,也不会走错方向。

找到良师益友:很关键

有人说,人过了30,就很难交到真正的朋友。我马上30,确实有这样的感觉,有老婆孩子,还有老人,工作也挺忙,一天下来也没什么时间去社交。就算是到聚会上认识人了,要是不花精力,这个人也只能算是名片夹里的一片纸,静静地躺在那里。

对于刚毕业的学生,你们需要快速融入社会,社交活动是必要的,也是最有效的。前人的智慧总结,是可以选择性倾听的,尤其是同龄人的感受更有价值。但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朋友?多交哪些朋友呢?

我的老师给我的建议是,他将朋友分成三大类:

社会上的一般性的“认识的朋友”(A):这是一般的朋友,在学校,在办公室,在社团,在一些活动所认识的朋友。如果没有好好经营,这些人只会停留在“认识的朋友”层级,而不会上到“好朋友”的层级。“认识的朋友”只是点头之交,双方的默契和认知不同,互动也就停留在表面上。好朋友需要经验,但是也不能勉强,它有一定的成功条件。

个人的“好朋友”(B):年轻人叫“死党“:,不一定是要”插血为盟“,但必要有”心心相惜“的感觉。这类的朋友能与我们分享快乐与忧愁,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,他们常会陪我们走一段路。在与他们见面时,我们不需要带上面具,不需要”换装打扮“,随时可以见面,随地可以谈事。他们是好的倾听者,了解我们的需要,会陪我们走一段路,他们是我们一生的朋友。

家庭的朋友(C):这是你和配偶共同的朋友。你个人或你的配偶个人的朋友最好能慢慢转化成“家庭的朋友”,它对我们提供的价值会更多些。这是个人及家庭最重要的社会支持力量来源,他会让我们的生命基础更稳固更丰富。

在这里,有几个简单问题需要大家思考:你有多少B 类朋友? 有多少 C 类朋友? 记得有个故事说一位老领导退休了,他整天没事干,每天设法找个“好朋友“聊聊天,他打了许多的电话,回他话的没几个,让他非常失望;这也是人之常情,我们总认为我们有很多好朋友,但是在紧要关头能伸出援手的才是你的好朋友,他们可能不如你想象的多,最重要的是“我们有没有好好经营”,就如报告说的那样,只有29% 的人在用心经营人际关系。

以下也是我的老师总结的结交建设性朋友的几个秘诀:

1.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:

· 你个人欣赏那些好的人格特质? 它是你有的?还是你所缺少的?

· 看看你的B 圈里的朋友们(味道相投的朋友们)有什么共同特质?那些你所欣赏的特质。

· 问问你的B 圈朋友们,你有哪些特质是他们所欣赏的?

· 你个人有哪些人格特质是自己所欣赏的?

2.努力建立个人的人格特质:

· 建立自己的品牌: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特质,活出真正的自己。

· 努力经营自己,成为别人好的朋友;愿意付出,真诚,分享,互助。

3.建立自己的朋友网络及资料库:

· 建立朋友们的资料库:分类,除了电话及电子邮箱外,要有详细的资讯,比如他(她)的家庭状况,婚姻,配偶及孩子的名字,个人的经历及未来生涯规划,兴趣嗜好?等。交集越多,互动的机会也会越大。

· 建立机制,定期与这些朋友联系:发个短信或打个电话问候,尽量少用“通用文件”,即一个标准文件送给多个人。宁可少送些,但质量要讲就。

4.设定自己的交友目标及特质,努力经营:

· 很多人都会同意对人际关系的经营很重要,但是却没有拨出特别的时间与资源来经营。

· 要知道自己 B. C 级的朋友有多少? 他们在哪儿? 定期联系。

· 如果有心,可以设定一个目标,如何强化 B.C 级朋友的联系?比如定期邀请朋友一起吃饭,拜访他们,或在特殊场合时间送个礼物。

5.吸引力法则:

· 这是个自然律,我们所交的朋友就是我们特质的反射;我常给年轻人在交异性朋友时的建议之一是看看他(她)交了哪类型的朋友?物以类聚,人也是一样,我们叫“臭气相投”。

· 记住这句老话“要怎么收获,要先怎么栽“,要交哪类型的朋友,自己要能成为”相与他们配的人“。

6.一些不可少的人格特质:

· 做一个愿意帮助人的人:当朋友有困难时,你会在哪儿?当你对他的要求说“我在忙“时,就是告诉他(她)“你对我不重要”。

· 做个正向激励及积极的人,朋友会因你而受鼓舞,而不会污染满脑子的苦毒。

· 做个好的倾听者:给朋友最好的礼物不在于给什么?而是怎么给?要有同理心,倾听,能保密及陪他(她)走一段路是最高层的礼物,它是无价的。

· 要真诚:必须真诚,不戴任何面具或伪装。

· 要能说抱歉:这是建立互信的基础。

谈完心态的把握,如何管理时间,结交什么样的朋友,这三件事情其实会一直贯穿在你的职场生活中,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你的位置。做好这三件事情,剩下的是等待,等待属于你的机会出现,切勿心急。

有太多人开始做得很好,因为贪念利益,做了一些不想做的事情,得到了暂时的利益,就放弃了原则。这是很可惜的!人一路走向前,会面对很多诱惑,坚持自己是最难的,也是最有价值的。这个价值,也许5年之后有直观的体现,也许10年之后有直观的体现,也许等到你老的时候才会给你带来财富,谁也说不好,选择权在你。(摘自大学生就业)